学院动态
融商 融智 融资 融情
7月12-13日,北京大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基金研究员于洪波老师的《项目化的经营管理之道》课程在清华科技园精彩开讲。于洪波老师是北京大学项目管理学术带头人,也是该课程北大首席主讲教授。至今已教过1300多个研修班,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项目管理不仅有可行性报告,更应该有不可行报告,可行性报告论证项目可行,不可行性报告要找出项目存在的隐形风险,论证不可行。隐形风险论证的越多,越有助于项目成功,将风险控制在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。于洪波老师国学功底深厚,带领大家从孔子、老子、孙子、韩非子等古代圣贤的思想里学习企业经营项目管理之道。于洪波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从立项、计划、执行、监控以及收尾与后评价讲述项目。从项目立项之始到项目收尾后评价,中间的每一项环境及应该注意避免的风险,于老师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讲述,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,学会了刻板严谨的项目管理课程。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两天在于老师的课程上收获很大。
这是一个不断变化、快速迭代的时代;这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、产品为王的时代。渠道、品牌、门店称霸的时代已经过去,产品创新——已然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由之路。7月14日新浪网第一任产品总监王雷老师带来——突破转型瓶颈:企业指数级成长战略制定与落地课程。
课堂伊始,王老师用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案例引入主题,我们的企业已经进入指数级时代。数字化的到来使指数级增长成为现实,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数据驱动是大势所趋。企业要从数字化角度研究创新发展新模式、发现新价值、提升新能力。
几乎对所有人来讲,创新都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。我们不是唯一能够想到好主意的人,而我们真正的能力是理清所有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,并且付出行动。企业实现指数级成长需要三管齐下:思维方式、创新技能和核心机制。
那么企业如何突破转型瓶颈,实现指数级成长呢?
1.趋势是最大的赛道 ,要聚焦“价值”,洞察企业宏大愿景和定位
2.找到企业成长的“停滞点”,产品创新突破转型困局
3.企业价值倍速增长的商业模式设计
4.商业模式引爆市场的可行性验证
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站在战略的角度上进行思考,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,实际落地的战略指引和与之匹配的组织资源的保障,是企业快速转型和指数级发展的强大支撑。
商业社会的规则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,我们所熟悉的竞争场景不断被颠覆;之前相对稳态的生态系统通过更加频繁的解构、重组释放出新的生产力。如何跨越企业转型过程遇到的阻碍?
1.“规模”思维打破认知偏差
2.如何应对来自原有“成熟”业务体系的阻力?
聚焦新兴市场
从CEO那里获得直接的支持
从现有组织中邀请非职业经理人来为新组织效力
完全独立于原有的体系和政策
3.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二次创业,用我们踩过的坑帮你提前做好规避
如果事情很容易,那么它早就被别人完成了。
如果你无法在现有的竞争中取胜,那么就想办法改变规则。如果你无法测量它,那么就改进它。
动得越快,时间流逝就越慢,寿命也就越长。